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新校区毓秀楼3楼 CopyRight 2001-2019 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的技术服务,进出口贸易。公司致力于开发新能源基础材料,打造基础锰盐——电池用硫酸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循环经济产业链,核心技术和产品获得发明专利,具有核心竞争力。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明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规划主要任务: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明确大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战略任务和重点。
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2011-2014年,国际电动汽车市场锂离子电池需求量从176.7万kWh快速增长到1110.16万kWh,增幅达到528%,同比增长46.8%。2014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32万吨,锰系正极材料实际产量达到8.5万吨,2015年实际生产量增加45%。2011~2015年锰系正极材料合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以上,预计2015-2020年仍保持较高增长率,到2020年,正极材料总需求量将达到80万吨。在汽车电池市场,含锰系列锂电池成为主流。该研究机构进一步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而电池安全问题会是重中之重;中国企业的汽车动力电池产品最终将回归含锰系列锂电池路线。 公司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各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2014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的“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同年被铜仁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2015年,被贵州省科技厅、经委、国资委、总工会四部委联合认定为“创新型企业”。2016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 “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公司开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循环经济项目,以天然锰矿加入脱硫促进剂为吸收剂,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产工业硫酸锰,实现二氧化硫资源化利用。脱硫产物经提纯除杂,生产动力电池用高纯硫酸锰,进一步开发高纯球形四氧化三锰,是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球形锰酸锂的关键前驱体,该技术为国内首创。进一步从锰渣提取有价金属镍钴银,生产镍钴盐和银精粉,减少镍钴资源进口依赖,极大的提高了锰矿资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