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新校区毓秀楼3楼 CopyRight 2001-2019 中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展位预订报名表
单位全称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450000498506200D | |||||||
单位所在地 | 广西 - 桂林市 | 单位地址 |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85号 | |||||||
单位行业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单位性质 | 其他事业单位 | |||||||
单位规模 | 150-500人 | 注册资金(万元) | 1589.60 | |||||||
简历接收邮箱 | ***@***.cn | 招聘部门电话 | 07733550100 | |||||||
单位简介 |
||||||||||
广西植物研究所位于桂林市雁山区,1935年由我国现代植物学奠基人陈焕镛先生创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52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96年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全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1958年建立桂林植物园,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实行所园一体制管理。研究所主要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植物资源学、植物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植物保育与园林植物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现有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学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心、特色经济植物研究中心、园林园艺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与野生珍稀植物保育中心等6个研究部门;一个馆藏近55万份标本的广西植物标本馆(国际代码:IBK);“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两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第一个苦苣苔科植物国家级平台“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猕猴桃良种培育中心”和“兰花良种培育中心”两个自治区级良种培育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生态建设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和“广西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以及“广西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恢复生态学”自治区级国际合作基地、广西第七批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平台、“广西岩溶生态建设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世界苦苣苔协会共同建立的“中国苦苣苔植物保育中心”、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准建设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平台。此外,在野外台站建设方面,“北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站”被纳入国际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网络唯一的喀斯特台站,建成了广西首座“人工林生态学效应综合科研野外观测塔”。创办的《广西植物》期刊是我国植物科学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是广西仅有的几家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国际植物学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建成多个成果转化基地,开展猕猴桃、罗汉果、岩溶药用植物等种植示范。全所现有在职人员2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人,具有博士学位55人,硕士学位97人;研究员43人,副研究员55人。聘任院士2名及国内外研究所、高校教授、知名专家25名为客座研究员。 | ||||||||||
招聘内容 |
||||||||||
职位 | 专业 | 数量 | 薪资 | 学历 | 工作性质 | 操作 | ||||
创新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岗 | 【博士】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生理学,【博士】遗传学,【博士】细胞生物学,【博士】生物与医药,【博士】病原生物学,【博士】微生物学,【博士】发育生物学,【博士】生物技术与工程,【博士】药学,【博士】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化学,【博士】材料与化工,【博士】分析化学,【博士】物理化学,【博士】无机化学,【博士】神经生物学,【博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资源与环境,【博士】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博士】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测绘工程,【博士】生物工程,【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临床药学,【博士】药理学 | 36 | 12500-15000 | 博士 | 全职 | 投递简历 |